000年于東南大學熱能研究所獲熱能工程博士學位。研究生期間主要從事氣固兩相流測試方面的研究。對應用激光散射技術在線測量氣固兩相流中顆粒尺寸分布以及濃度進行了深入研究,博士論文獲得第四屆年江蘇省優(yōu)秀博士論文、2003年全國百篇優(yōu)秀博士論文提名論文。
2001年至2006年先后受聘于Twente大學、荷蘭物質研究基金會,以及Eindhoven技術大學,開展氣固兩相流理論以及計算流體力學模型方面的研究,尤其對Geldart A類顆粒的在流化床中的氣固兩相流模型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發(fā)展了多尺度模擬方法。2005年獲得Twente大學化學反應工程博士學位。與國際上多個研究機構進行合作,應用離散顆粒模型對超臨界水生物質氣化微型流化床反應器、化學液相沉積反應器、轉窯等多種反應器進行了模擬計算。主要工作總結應邀發(fā)表于2006年Advances in Chemical Engineering年刊上。
2006年進入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公司Amsterdam技術中心催化裂化部工作,2007年起任部門研發(fā)主管,先后承擔了多項催化裂化方面的研發(fā)和設計項目,其中負責的研發(fā)經費達200多萬歐元。
曾為第七屆世界化工大會scientific panel成員,荷蘭STW的項目評審員,以及近十種國外學術期刊的審稿人,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fā)表學術論文30余篇,申請專利3項,其中國際專利2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