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主流期刊上發(fā)表論文90多篇,SCI引用3400多次,H因子34。第一和通訊作者論文48篇,其中ESI高被引論文6篇。多篇第一/獨立通訊作者論文被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Nano Letters、ACS Energy Letters、Materials Horizons、Carbon等選作封面,并被其他各類著名學術媒體如Nature Asia Materials、MaterialsViews、NanoWerk、ACS和RSC官媒等作為亮點報道。授權(quán)發(fā)明專利8項。是多種頂級學術期刊的審稿人,在國內(nèi)外重要學術會議上作大會或邀請報告30余次。曾獲得北京大學研究生“學術十杰”(2006)、中國電子顯微學會“青年優(yōu)秀論文獎”(2006年唯一獲獎人)、全國百篇優(yōu)秀博士論文獎(2009)等諸多榮譽和獎勵;入選福建省“百人計劃”(2015)。主持國家高層次青年人才計劃(300萬)、福建省百人計劃、國家基金委面上、教育部專項科研基金等項目。
代表性成果:開創(chuàng)了TEM碳基納米增材、減材、等材制造的概念和成套技術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