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海岸鴻蒙標準物質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已認證
北京海岸鴻蒙標準物質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已認證
對于注射劑、滴眼劑的藥品生產來說,可見異物來源有很多,例如:外源污染,如金屬屑、玻璃屑、纖毛、塊狀物等,也可能是源于內源產生比如藥品生產、儲存、運輸過程及臨床配藥操作污染等途徑,甚至是藥物配套使用時發(fā)生物理或化學性質變化;這些不溶異物不僅直接關系到患者的用藥安全,也可間接反映出藥品是否嚴格按要求生產,乃至產品的處方、工藝和藥包材的選擇是否合理,劑型的選擇是否得當等。因此,對異物進行嚴格控制不僅關乎到企業(yè)產品質量,更關系到公眾的生命安全。
那么下面,具體來給大家講述一下燈檢法和光散射法的區(qū)別以及操作要點等相關內容。
一、燈檢法
(1)關于燈檢法的設備、檢查人員視力要求、光照度要求
光源及光照度:用帶遮光板的日光燈,光照度在1000~4000lx范圍內可以調節(jié)。無色注射液或滴眼液檢查時的光照度應為1000~1500lx;透明塑料容器或有色溶液注射液或滴眼液檢查時的光照度應為2000~3000lx,混懸型注射液和滴眼液在光照度為4000lx條件下檢查色塊、纖毛等外來污染物。
背景:正面不反光的黑色面作為檢查無色或白色異物的背景;側面和底面的白色面作為檢查有色異物的背景。
檢查人員要求:遠距離和近距離視力測驗,均應為4.9或4.9以上(矯正后視力應為5.0或5.0以上);應無色盲。
燈檢法關鍵操作要點:檢查是使供試品位于眼部的明視距離處(指供試品至人眼的清觀測距離,通常為25cm);
除標簽,擦外壁,手持容器頸部輕輕旋轉和翻轉容器,使藥液中存在的可見異物懸浮(注意不使藥液產生氣泡);并分別在黑色和白色背景下目視檢查,重復3次,總限時為20秒。
燈檢法檢查不同品種項下要求的供試品取樣量不同(除另有規(guī)定外):1.溶液型非靜脈注射用注射液:取供試品20支(瓶)2.注射用無菌粉末:取供試品5支(瓶)3.供注射用無菌原料藥:稱取各品種制劑項下的最大規(guī)格量5份。
(2)燈檢法的優(yōu)點:
簡便,直觀,檢測成本低;
可少量計數異物,感受污染程度;
可辨別較大異物的種類,從而可以分析可見異物的來源,找出污染的環(huán)節(jié);
經驗較多的檢驗者可以較好排除氣泡等的干擾。
(3)燈檢法的缺點:
漏檢率受人為主觀影響較大,其中包括檢驗者的技術水平、檢測手法,身體狀態(tài)、疲勞程度、視力、心理狀態(tài)等;
供試品溶液顏色較深,容器有顏色時人工檢視的靈敏度會顯著受到影響;
對粒子捕捉、辨別、判定的尺度難于統(tǒng)一、規(guī)范、傳達和表達。
二、光散射法
本方法通過對溶液中不溶性物質引起的光散射能量的測量,并與規(guī)定的閾值比較,以檢查可見異物。其詳細原理為:當一束單色激光照射溶液時,溶液中存在的不溶性物質使入射光發(fā)生散射,散射的能量與不溶性物質的數量和大小有關。
(1)光散射法的儀器裝置由旋瓶裝置、激光光源、圖像采集器、數據處理系統(tǒng)和終端顯示系統(tǒng)組成,并配有自動上瓶和下瓶裝置。
(2)一般來說,燈檢法可以檢出金屬屑、玻璃屑、長度或最大粒度徑超過2mm的纖維和塊狀物等明顯可見異物,以及點狀物、2mm以下的短纖維和小塊狀物等微細可見異物。
(3)光散射法操作要點
校準→計算閾值→上樣品瓶→調整視窗→設置旋瓶時間、靜置時間、測定限值等→樣品測定→給出有無粒子的結果。
光散射法檢測前用于儀器校準的標準粒子的粒徑大小,除另有規(guī)定外,分別用粒徑為40um和60um的標準粒子對儀器進行標定。
(4)光散射法的優(yōu)點:
人機結合優(yōu)勢互補;
準確性高,漏檢率低;
客觀、性能穩(wěn)定、結果重現性好;
隨時校準,便于統(tǒng)一規(guī)范;
臺間差小,遠遠好于不同檢驗員之間的差異;
基本不受溶液、容器的顏色影響;
瓶壁小固定污漬不影響檢測;
非破壞性檢測,有益無害。
(5)光散射法的缺點:
濁度對測定結果影響較大;
對粘稠、易產泡不易消泡的液體會增加錯檢率;
由于機械原因暫不能檢測瓶體直徑小于8mm,大于25mm的樣品。
最新動態(tài)
更多
虛擬號將在 秒后失效
使用微信掃碼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