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NMJS05725
篇名:基于納米抗體-堿性磷酸酶融合蛋白的一步酶聯(lián)免疫吸附分析法檢測黃曲霉毒素B_1
作者:曹冬梅[1] ;許楊[1,2] ;涂追[1] ;李燕萍[2] ;熊亮[1,3] ;付金衡[2]
關鍵詞:抗黃曲霉毒素B_1納米抗體 堿性磷酸酶 融合表達 酶聯(lián)免疫吸附分析
機構: [1]南昌大學食品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南昌330047; [2]南昌大學中德聯(lián)合研究院,南昌330047; [3]贛南醫(yī)學院預防醫(yī)學系,贛州341000
摘要: 從噬菌體展示的抗黃曲霉毒素B1(AFB1)納米抗體文庫中,通過四輪親和淘選,得到抗AFB1納米抗體G8。將編碼納米抗體G8的基因與堿性磷酸酶(AP)基因融合,構建了重組融合表達載體pET25b(+)-G8-AP,將其轉化大腸桿菌BL21(Rosetta,DE3)感受態(tài)細胞,異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誘導融合基因表達。SDS-PAGE結果表明,融合蛋白G8-AP為可溶性表達,Ni^2+-NTA親和層析柱純化融合蛋白,對硝基苯磷酸二鈉(pNPP)法測得純化后的G8-AP的堿性磷酸酶比活力為(364.5±8.3)U/mg。ELISA檢測結果表明,G8-AP具有特異識別AFB1的活性,與其它真菌毒素(AFB2、AFG1、AFG2、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玉米赤霉烯酮、伏馬菌素B1)無交叉反應。基于G8-AP建立了檢測AFB1的一步ELISA法。在優(yōu)化的條件下,即甲醇濃度20%、鹽離子濃度20 mmol/L、pH 7.4條件下,方法的半數抑制濃度(IC(50))為19.8 ng/mL,線性范圍為4.3-92 ng/mL,檢出限為2.6 ng/mL。對玉米和小麥樣品加標回收實驗結果表明,基質對本方法的干擾不明顯,可用于實際樣品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