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FTJS07839
篇名:硫酸化焙燒-水浸處理廢稀土熒光粉工藝
作者:田歡 張夢龍 賴莉 趙卓
關鍵詞: 硫酸焙燒 廢熒光粉 稀土氧化物 浸出
機構: 安徽工業(yè)大學冶金工程學院 安徽工業(yè)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摘要: 針對當前廢稀土熒光粉綜合回收利用率低、不當處理造成環(huán)境污染嚴重等問題,采用硫酸化焙燒-水浸法處理廢稀土熒光粉,考察了焙燒溫度對物料形態(tài)的影響及焙燒溫度、濃硫酸添加量對稀土氧化物浸出效果的影響,并對該工藝進行了初步環(huán)保評估。結果表明,在焙燒溫度300℃、時間120 min、濃硫酸與廢粉質量比為1.85及浸出溫度25℃、時間120 min、液固質量比2:1的條件下,4種稀土氧化物的回收率分別為Y2O3 98.82%, Eu2O3 97.39%, CeO2 96.58%和Tb4O7 98.77%。硫酸化焙燒可使稀土分解為可溶性的硫酸鹽和磷酸鹽,并保證渣為環(huán)保的低放渣。濃硫酸添加量對4種稀土氧化物浸出率影響較大,焙燒溫度對CeO2和Tb4O7浸出效果影響顯著,在濃硫酸與廢粉質量比1.85、浸出溫度25℃、時間均為120 min的條件下,CeO2和Tb4O7的浸出率分別由焙燒溫度200℃時的40.18%和37.18%提高至300℃時的96.58%和98.77%。稀土熒光粉在300℃下焙燒不會產(chǎn)生SO2和SO3等有害氣體,焙燒過程中放出的氣體主要為水蒸氣和揮發(fā)的硫酸,物料失重約為10%。該工藝避免了焙燒過程中產(chǎn)生大量含硫、含氟、強酸性廢氣及難溶解的焙燒廢渣,同時減少了環(huán)境污染及部分稀土資源浪費,具有廣闊的工業(yè)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