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能科技(廈門)有限公司

已認證
元能科技(廈門)有限公司
已認證
一、背景
在鋰電池材料的研究中,硅碳材料因其高理論比容量成為提升電池能量密度的熱門選擇。硅碳單顆粒的力學性能,尤其是抗壓性,對電池整體性能有著復雜且關鍵的影響,過高或過低的抗壓性都不利于電池的綜合性能提升。因此,在硅碳材料的研發(fā)和應用中,需要通過精確的單顆粒力學性能測試,找到抗壓性與其它性能之間的最佳平衡點,以實現電池在能量密度、循環(huán)壽命、充放電效率等多方面的優(yōu)化。
二、測試設備與方法
元能科技推出的單顆粒力學性能測試系統(tǒng)SPFT,為硅碳顆粒的力學特性提供了精準、高效的表征手段。SPFT設備能夠高精度地控制位移和測量壓力,從而精確采集壓頭加載到單個顆粒上的壓力-位移曲線。另外,SPFT采用底部光學系統(tǒng)成像的方式,測試軟件中可同步記錄顆粒被壓縮、變形、壓潰的整個畫面。
本文通過SPFT1000設備對不同粒徑的不規(guī)則硅碳顆粒、球形顆粒進行對比測試,揭示它們的力學性能差異。測試過程遵循嚴格的標準化步驟:首先,通過乙醇分散制樣,確保顆粒的均勻分布;然后,利用光學顯微鏡定位單個分散顆粒;接著,配置實驗參數并執(zhí)行壓縮測試;測試過程中,觀察并記錄顆粒在壓縮前后的形態(tài)變化。每個樣品通常測試10個以上的顆粒,以確保數據的可靠性和統(tǒng)計意義。
圖1. (左) SPFT設備;(右) 光學系統(tǒng)底視圖
三、結果分析
1、不同尺寸的硅碳顆粒(形貌不規(guī)則)
圖2. 四款不同工藝的硅碳的單顆粒壓縮曲線
A/B/C/D為四款由不同工藝合成的不同尺寸的硅碳材料顆粒,A/B/C/D的顆粒尺寸依次增大。它們的單顆粒測試結果如圖2、3所示。通過結果可以看出,同一個樣品不同顆粒平行測試的結果不盡相同,但匯總數據仍能反映出樣品之間的差異。A/B/C的平均壓潰力(Fyk)依次增大,D的顆粒尺寸最大,平均壓潰力反而最小。而且,A/B/D的較多單顆粒壓縮曲線中表現出小臺階(波紋或鋸齒狀變化),而C相對較少且不明顯。參照先前的分析詳見:微觀力量:鋰電材料的單顆粒壓縮特性,可以認為C材料的顆粒內部結構更連續(xù)、均質,缺陷較少,壓縮過程中應力傳遞更穩(wěn)定,表現為更高的壓潰力和更平滑的應力-位移曲線。
圖3. 四款不同工藝的硅碳顆粒的單顆粒壓前壓后圖(左,節(jié)選)和壓潰力分布圖(右)
2、不同形貌的硅碳顆粒(不規(guī)則和球形)
圖4. 四款不同工藝/形貌的硅碳的單顆粒壓縮曲線
M/N/P/Q為四款由不同工藝合成的不同尺寸、不同形貌的硅碳材料顆粒。其中,N/Q為球形顆粒,N顆粒平均尺寸最大,Q顆粒平均尺寸最小。它們的單顆粒測試結果如圖4、5所示。通過結果可以看出,同一個樣品不同顆粒平行測試的結果不盡相同,但匯總數據仍能反映出樣品之間的差異。球形顆粒N/Q的壓縮曲線和上述C樣品一樣,比較平滑,證明它們的內部結構連續(xù)性較好,缺陷較少;另外,N/Q曲線的壓潰點對應的應力值和位移值分布上相對會更集中些,這和形貌的規(guī)則度、內部結構可能直接相關。Q雖然平均尺寸最小,但是平均壓潰力(Fyk)、抗壓強度(Pcs)最大(N尺寸最大且是球形,但抗壓強度卻不是最大),說明顆粒的抗壓性不由顆粒的尺寸和形貌直接決定,也和合成工藝緊密相關。
圖5. 四款不同工藝/形貌的硅碳的單顆粒壓前壓后圖(左,節(jié)選)和壓潰力/抗壓強度分布圖(右)
一般來說,同類材料中,球形硅碳因表面光滑、結構均勻可能相比非球形硅碳可能擁有更高的壓潰力,但是非球形顆粒(如多孔硅碳、核殼結構)通過孔道或碳層包裹(物理限域效應)抑制體積膨脹。所以,它們可能性能上會有差異,適配不同的應用場景。
四、小結
IEST元能科技的單顆粒力學性能測試系統(tǒng)(SPFT),已經助力超50家硅碳企業(yè)和實驗室的600+硅碳類樣品測試。通過單顆粒層級力學性能的表征,研發(fā)人員可以對不同工藝(如核殼結構、多孔硅碳)和類型(球形/非球形)的硅碳材料的力學性能有更全面的理解,進而推動高性能硅碳負極材料的研發(fā)進程。
相關產品
更多
相關文章
更多
技術文章
2025-04-29技術文章
2025-04-14技術文章
2025-04-10技術文章
2025-03-26虛擬號將在 秒后失效
使用微信掃碼撥號